霍林郭勒市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為經濟發展賦能
2020年,一件事一次辦模式基本形成,全流程網辦事項達到77%,優化營商環境第三方測評位列通遼市第一,成為全區首個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;
2020年,公布“最多跑一次”事項624項,“最多跑一次”事項覆蓋率92.2%,“就近跑一次”事項17項,“跑零次”事項225項;
2020年,一般不動產登記壓縮至2小時辦結,企業開辦的工商登記時限壓縮至1小時,公積金只跑一次、一證通辦……
這些都是我市深入推進“放管服”改革,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取得的明顯成效。
近年來,市委、市政府堅持把優化發展環境作為全年工作的重點來抓,以審批事項最少、辦事效率最高、投資環境最優、企業獲得感最強為目標,深入推進“放管服”改革,聚焦群眾和市場主體關注的“焦點”,解決辦事的“痛點”,打通流程的“堵點”,堅持領導帶頭、目標引領、重點突破,舉全市之力打造優質發展環境。
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。如今,良好的營商環境正在不斷轉化為加快發展的現實生產力,推動著我市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向前。2020年,我市經濟運行穩定恢復、穩中向好,電解鋁產能達到228萬噸,鋁后加工產能達到202萬噸,全年規上工業用電量310億度、增長6%,生產鋁后加工產品110.8萬噸、增長23.9%;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527億元、增長10.2%,實現了“千億產業”的半程目標。
“營商環境只有更好,沒有最好?!睋?,下一步,我市將持續向營商環境要動能,樹牢“抓營商環境就是抓發展”理念,以整改自治區黨委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巡視反饋問題為抓手,鞏固“放管服”改革成果,讓人民群眾辦事更方便,讓市場主體更活躍,讓發展動力更強勁,使營商環境建設邁上新臺階。
打造一流營商環境。將掛牌組建行政審批局,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,做好第一批劃轉的71項行政審批事項優質辦理、流程優化和后續劃轉工作。全力推進“一枚印章管審批”“一件事一次辦”“企業開辦全網通辦”“幫辦代辦”等事項,不斷提高辦事效率。加快政務服務數據共享,實現48項事項“跨省通辦”。同時,加強政務服務APP“蒙速辦”推廣應用,實現政務服務事項從“掌上看”到“掌上辦”。全面落實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,推進“互聯網+監管”系統上線運行,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,促進公平競爭,著力打造市場化、法制化、國際化的營商環境,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支撐。
加強區域交流合作。進一步加快自治區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,推動旭陽新材料、金輝粉體、創源金屬等企業開通進出口業務。加大外貿企業扶持力度,精準落實出口退稅政策,組織引導企業參加各級各類展會,不斷壯大外貿企業綜合實力。立足產業基礎優勢,探索“港口+腹地+口岸”的互動發展模式,向南加強與錦州港、營口港的戰略合作,向北密切與珠恩嘎達布其口岸、滿洲里口岸的交流對接,在內謀劃中轉加工、物流集散等項目,在外規劃建設進口資源加工區,大力發展“落地經濟”“飛地經濟”,不斷提高對外開放程度。
建設宜居宣業的現代之城。暢通公路出行網絡,全力實施機場連接線項目,提檔升級省道101線至興安盟邊界公路,謀劃霍林河至伊爾施鐵路建設方案,籌建重點企業鐵路專用線。探索實行“路長制”,有針對性地維修維護城市破損道路,持續加強道路保潔工作,確保城區道路全天候、全方位干凈整潔。延展航空運輸網絡,積極發展“京津滬”等大城市主航線,加快布局以短途客運、低空旅游為主的通用航空產業。啟動實施城市綠化提升三年行動,著力增強綠化景觀的層次性和觀賞性,讓城市在一片生機勃勃中展露新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