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常態新亮點】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初步形成

魅力霍林河 2015-06-21 08:23:00

原標題:【新常態新亮點】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初步形成

6月13日上午,滿洲里市順捷“12349”便民為老服務中心接到轄區住戶張秀芝的電話,說家里廚房燈的開關壞了,需要修理。中心立刻派出工作人員,20多分鐘就趕到張秀芝家。經過檢查,工作人員發現老人家里用的都是老式開關,其他的雖然沒壞,但也存在安全隱患。了解到65歲的張秀芝是空巢老人,工作人員免費為她更換了所有開關。事后,老人直夸“12349”便民為老服務中心好用、管用。

“12349”便民為老信息服務中心是自治區成立的為老年人提供緊急救援、生活幫助、主動關懷等多樣化、個性化服務的居家養老服務平臺,目前在全區8個盟市、18個旗縣成立了服務中心,在為當地老年人排憂解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
近年來,為滿足全社會不斷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,解決養老難題,我區積極構建結構合理、功能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,全區養老服務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。截至目前,全區有各類養老機構2252所,總床位數達到20.47萬張,全區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達54張,躍居全國第一。我區已初步形成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、社區養老為依托、機構養老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。

我區不斷加大養老服務工程投入力度,近年來全區共投入12.76億元用于盟市社會福利園區、旗縣綜合社會福利中心、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公辦養老機構的建設。同時推進民辦養老機構建設,對民辦養老機構和公建民營的養老機構每張床位每月補助100元。截至目前,補助金額達1.2億元。

我區積極探索城市、農村、牧區、社會化4種養老服務模式,滿足不同地區老年人的養老需求。其中,農村養老以烏蘭察布為試點,實施農村牧區互助養老幸福院建設工程,走出了一條“集中居住,分戶生活,統一管理,互幫互助”的新路子。近年來,全區累計投入25.5億元,在各地建成幸福院769所,養老床位8.5萬張,有效解決了農村牧區空巢、五保等生活困難老年人的養老問題。

在養老護理員人才培養工程方面,我區推行養老機構從業人員資格認證和持證上崗制度,加大對養老護理員的培訓力度,近兩年來,共培訓初級、中級養老護理員2189人。

在推行老年人高齡津貼上,2014年我區高齡津貼發放范圍擴大到所有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,實現了80歲以上無固定工資收入老年人高齡津貼全覆蓋,使老年福利由補缺型向適度普惠型發展。(記者霍曉慶)